配资炒股中心_配资炒股利息_股票放大杠杆

专业炒股配资门户 居民储蓄存款利率需保持在适度水平上
栏目分类
热点资讯

专业炒股配资门户 居民储蓄存款利率需保持在适度水平上

发布日期:2025-04-17 23:09    点击次数:157

专业炒股配资门户 居民储蓄存款利率需保持在适度水平上

  最近,多家银行“开门红”活动结束后,迎来“降息潮”,纷纷下调存款利率。进入4月,这一趋势愈发明显。一些银行3年期存款利率下调40个基点,从2.05%降至1.65%;多地中小银行也调整了存款利率,不同期限利率调整幅度在10至80个基点之间,中长期存款利率降幅更显著。往后看,银行存款利率下行趋势还将延续。

  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可以理解。当前银行业净息差持续承压,保持高存款利率不可持续,降低负债端成本成为稳定息差的重要策略。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2024年四季度,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已降至1.52%。各银行在资产端优化配置的同时,还需管控负债成本,提升存款定价精细化程度,强化对被动负债的主动管理。同时,中央政府推出提振消费、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要求银行降低经营贷、消费贷等贷款利率,为实体企业和居民降低融资成本。银行为避免存贷款利差倒挂现象,只能降低存款利率,例如当前部分消费贷已出现利差倒挂,这对银行抗风险能力和国家金融安全不利。

  从主观上说,银行希望通过降低存款利率,将更多存款资金转化为活期,推动居民存款流向投资或消费,以助力经济复苏。从已公布2024年年报的A股上市银行数据来看,存款定期化趋势仍在延续,银行负债管理面临挑战,降低存款利率成为必然选择。

  从理论上讲,降低存款利率对银行、实体企业和居民都有“好处”:对银行而言,可降低融资成本,缓解净息差收窄压力,提升盈利水平和抗风险能力,保障金融运行安全;对实体企业而言,存款利率降低使社会筹资成本下降,银行信贷利率随之降低,企业贷款成本降低,融资贵问题得以缓解;对居民而言,可获得低利率经营贷、消费贷等,降低负债成本和偿债压力,有利于刺激消费和投资。因此,当前银行掀起的存款降息潮,是一种刺激经济的“逆周期”行为,也是无奈之举。

  然而,存款利率并非单纯的金融行为,它直接关系到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民众对此极为敏感,对居民经济生活和投资行为有重大影响,绝非小事。银行存款利率,尤其是居民储蓄存款利率,应保持在适度水平,不宜一味降低;调整利率时,频次和幅度需适宜且相对平稳,避免大起大落,谨慎操作,以免对居民造成巨大心理冲击。

  从宏观上看,过低的存款利率并不适合我国国情。目前我国财富分配差距较大,普通民众占有社会财富较少,很多人依靠存款来增强养老、医疗、教育、购房等方面的能力,而存款利率持续走低会使他们的财富缩水,加剧社会马太效应。过低的存款利率会使银行过度依赖存贷息差获利,削弱其经营战略转型的动力,不利于银行拓展市场和业务创新。银行对存贷息差的依赖越强,向中间业务转型以及发展轻资产、低资本业务的动力就越不足,还可能滋生盲目扩张规模、资金监管套利或流向脱实向虚领域的风险。更为严重的是,过低的存款利率无法加速银行业洗牌,难以淘汰吸存能力差、服务质量不高、经营效率低下、内控机制不完善、风险较高的银行机构,不利于优化银行业经营生态和推动优胜劣汰。

  对此,我国银行存款利率需保持在适度水平,并重点考虑五个问题:一是货币政策目标除确保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和促进就业外,还应体现民生情怀,赢得民众认可;二是要考虑我国中低收入群体占多数、储蓄习惯长期存在以及老龄化社会加深的现实,让存款利率基本能跟上物价水平,保障民众养老、医疗和教育的经济能力及实际生活水平;三是要考虑对银行经营的激励作用,适度的负债成本会促使银行加快经营转型和业务创新,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四是要发挥存款利率对民众投资行为的导向作用,过低的存款利率可能促使部分民众参与非金融活动,诱发金融风险;五是要考虑社会财富分配公平,避免两极分化加剧。当前我国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存款利率过低会使普通民众财富缩水,进一步突出马太效应。

  (作者系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专业炒股配资门户



首页 | 配资炒股中心 | 配资炒股利息 | 股票放大杠杆 |

Powered by 配资炒股中心_配资炒股利息_股票放大杠杆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