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配资炒股中心_配资炒股利息_股票放大杠杆 > 配资炒股中心 >
配资平台哪个好 穿越时光,带你重拾威远红村的 “燃情记忆”_石油_会战_四川
发布日期:2025-08-02 21:54 点击次数:58
穿越时光配资平台哪个好
让我们一起回到
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探寻威远红村旧址背后的故事
领略“威气”文化的独特魅力
为纪念四川石油会战60周年,近日,“蓝金之韵·一甲子的会战长歌”——四川石油会战60周年纪念特展在威远县新场镇四川石油会战红村旧址正式开展。
此次特展精心设置了“开气找油”“战歌嘹亮”“红心向党”“战气奔流”四个篇章。
展开剩余88%60年前,响应党中央战略部署,四川石油会战以威远、泸州为中心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序幕。全国石油队伍齐聚于此,怀揣着“一切为了七十亿,一切为了找油田”的坚定目标,在威远曹家山开山炸石,开启了艰苦卓绝的创业征程。
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鼓舞下,一代会战勇士们凭借着满腔热情和壮志豪情,展开了一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油气勘探开发大会战。
威远穹窿地域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历史源远流长,孕育了独具地域特色的“三威”工业文化历史遗产,以“威煤、威铁、威气”为代表的“三威”工业文明名扬巴蜀。这里拥有四川乃至中国早期的煤铁矿业重要遗址及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天然气田的勘探与开采遗迹,见证了威远工业发展的辉煌历程。
▲石油大会战遗址
红村石油会战旧址就坐落于威远县新场镇,属于物质类文化遗存亚类历史事件发生地类型。1964年,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队在威远发现天然气藏,这一重大发现引起了国家石油部的高度重视。随着“三线建设”战略的实施,四川“石油大会战”指挥机关从成都迁至威远新场红村。
在红村,石油会战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这里发现了我国陆地上第一个海相整装大气田——威远气田,探明天然气储量达400亿立方米。1976年,威远气田产气量达11.57亿立方米,最高日产高达373万立方米,成为当时全国产量最高的单一气田,书写了四川油气区向川内重要工业城市大规模供应净化天然气的历史篇章。
▲红村会战场景(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蜀南气矿供图)
2012年,红村石油会战旧址被公布为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了缅怀那段历史的重要场所。
其实,红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民国初年,威远新场一带的“地火”现象就引起了地质专家的极大兴趣,他们开始在曹家坝、新场、卡房店一带进行勘探。
1940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派队到曹家坝火井坡钻探,这是首次使用现代技术在威远县境内为找“地火”开钻的第一口井(威1井)。1960年,石油会战期间,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提出了“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1965年6月,四川“石油会战”领导小组成立,会战指挥部暨四川石油局机关5天之内从成都迁到威远新场红村办公。复钻威基井,获得日产气14.5万立方米,同年钻威2井,测试日产量超过120万立方米。
威远气田的发现,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极大关注。1965年11月到1966年4月的半年时间里,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彭真、李富春、薄一波、贺龙、彭德怀等先后到红村视察。在众多领导的重视和关心支持下,红村石油会战取得了重大成果。1999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也亲临威远视察,进一步彰显了红村在中国石油工业史上的重要地位。
▲邓小平视察红村
如今,威远“三威”工业文化遗产保存状况良好,形成了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格局,保护利用工作机制健全,并初步形成了“三威”工业文化遗产“串点成线、全域带动、抱团冲锋”的文旅品牌特色,以文艺形式传承川威“敢为人先、开拓奋进”的精神、威煤“现金救国、爱国奉献”的精神、红村“爱国敬业 艰苦奋斗 求实创新”的精神。
红村旧址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石油人的奋斗精神和工业文明的记忆;“威气文化”作为地域特色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
四川石油会战60周年纪念特展在威远红村旧址的开展,不仅是对那段辉煌历史的致敬,更是对“威气”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在新时代,我们更应铭记历史,传承“红村”精神,让“威气”文化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来源:威远融媒配资平台哪个好
发布于:北京市上一篇:股票配资服务 印军打死3名4月印控克什米尔恐袭案嫌疑人
下一篇:没有了